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731.63亩,建筑面积82.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2亿元。图书馆入藏纸质、电子图书共计210万余册。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先后获批国防特色学科(方向),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2个。

    学校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8年以来,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1项。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新型重点智库,1个省级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学校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35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达10亿元,成果转化额5.1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0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0项。学校获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被授予省教育厅高校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十强高校等称号。

    学校2011年组建省属事业单位——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系统开展新能源电动飞机研制工作,相继有多款型号取得型号合格证、完成首飞、科研试飞等工作,奠定了学校电动飞机研制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地位。2021年10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航空器专项确定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牵头负责,获批国拨经费2.39亿元;2021年11月,国家科技部初步确定,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承担兆瓦级电动飞机研制,专项经费1.75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063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7.4%。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1人,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各类省级人才称号116人次。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8个,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11年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院校资格,2013年获评“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获评“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2021年获评“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集体”。学校与俄、美、法、英、韩、日等40多个国家17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个,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在教育部审批中。与国(境)外友好院校开展校际联合培养和长短期交流项目40余个。

    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凝炼了“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学校始终坚持以“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实拓新、志在卓越”为办学宗旨,培养了12万余名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务实、踏实、忠实”的合格毕业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将在服务国家国防事业、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辽宁振兴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3月)

校风校训

☆沈航校训


☆沈航校风

现任领导

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姓名:翟文豹

职务: 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工作分工:党委书记翟文豹同志,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离退休职工工作处。联系计算机学院,航空宇航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

姓名:孙小平

职务: 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 博士生导师

工作分工: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审计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办公室,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联系设计艺术学院,民用航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社会兼职:辽宁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实验室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杂志副主编。


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姓名:姚绍良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 副书记

工作分工:主管组织、宣传、统战、工会、学生、共青团、招生就业、人事、信访、安全保卫、后勤、基建等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工会办公室,学生处、武装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招生就业处,人事处、党委教职工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保卫处,总务部。协调北方科技学院。联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


副校长

姓名:林峰

职务: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本科教学、财务、信息化、继续教育等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学质量与评估处,计划财务处,信息网络中心,继续教育学院。联系自动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社会兼职:辽宁省教育科研管理协会副会长。


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

姓名:王峰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 纪委书记

工作分工:主管纪检监察、督查巡察工作。分管综合监察室、审查调查室,督查巡察办公室。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姓名:范振伟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工作分工:兼任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主任,主管通用航空科研与产业示范、国有资产、校友联络、校办产业等工作。分管国有资产管理处,校友会办公室,科技实业总公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姓名:李润东

职务: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工作分工:主管科技、科协、保密、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外事、中外合作办学、图书文献等工作。分管科技处、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研究生院,外事处、港澳台工作办公室,图书馆。联系航空发动机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

校园风光

校史回眸

  1950年,在年轻的共和国开始全面启动经济建设之初,便将发展航空事业摆在了重要位置。1952年4月,中央政府决定在沈阳开办一所航空学校,使之成为设在北京、南京、西安、沈阳等地的六所航空院校之一,同年确定校名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学校历史沿革情况如下:

时间校名变更情况主管部门
1952.08沈阳航空工业学校重工业部
航空工业局
1953.09东北第一工业学校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5.01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56.01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58.12沈阳航空学院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9.10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60.02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第三机械工业部
航空工业部
航空航天工业部
航空工业总公司
1962.08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69.03国营第251厂
1972.09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78.05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1999.04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
2002.09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工委共建,
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2008.06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接续原国防科工委
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
2010.0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人民政府与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校园地图

以上数据来源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和互联网

正面宣传,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法国留学在线咨询 速度哈

2023-1-9 9:19:51

少女时代林允儿是韩国哪里人,具体能详细点么

2023-1-10 8:52:4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