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青岛医学院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外景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就正式开办。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医科依托胶澳督署医院举办。
1914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停办。医科中还没有毕业的学生转学到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学堂医科的师资、教学设施及教学资料都留在了胶澳督署医院。胶澳督署医院改称为青岛病院。依托青岛病院,在原有医学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了青岛医学校。[1]
1939年4月,日本商人和日本海军联合在市立医院内创办的学制五年的青岛医科大学。
1940年5月,青岛医科大学改成同仁会青岛东亚医科学院。
1943年,青岛医学校定名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1944年,改制为4年制的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又称“东亚医专”)。
青岛病院旧照1945年11月,医专被青岛市政法派员接收,校舍归还市立医院。
1946年1月,医专划给国立山东大学筹建医学院,接收合并了德华高等专门学堂医学学科,设一个医疗专业不设系,学制六年,首届全国招生40名。
1949年,青岛解放后,国立山东大学用名山东大学。
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建院,定名为青岛医学院。同年9月青岛医学院独立建院迁往黄台路、松山路校址。
1966年至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10月,迁址惠民地区北镇办学。
1974年,医学院留1/3的人员和设备在北镇建分院。
1976年,迁回青岛,留一部分师资和设备办北镇分院(现为滨州医院)。
1978年,青岛医学院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专业设置从单一的临床医学专业向多专业医科院校发展。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青岛大学
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原国立山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曾呈奎、青岛市市委书记王今吾等代表提出“关于创办新型的综合性青岛大学”的议案。同年8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呈报“关于建立青岛大学的请示”。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青岛视察工作,听取了关于重建青岛大学的汇报,不久,胡耀邦亲自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
1985年9月13日,举行开学典礼。
青岛纺织学院
历史沿革1950年,青岛纺织技术训练班举办。
1953,更名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1958,更名青岛纺织专科学校。
1963,更名山东纺织工业学校。
1978年4月,山东纺织工学院经国务院批准在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是省属普通全日制工科高等本科学校,山东惟一的纺织高校,直属于山东省纺织工业厅。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山东纺织工学院,并于恢复高考的同年开始大学本科招生。
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纺织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1951年,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举办,先后经历了青岛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工读师专、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师范学校、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市教育局干部教师训练班、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等办学时期。
198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在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成立。
合并
1993年5月,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4]
校区环境1994年,青岛大学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7所准备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11工程扶植对象建设费每年1000万元。同年,青岛大学正式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列为硕士授予单位。
1998年,青岛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青岛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协议共同建设青岛大学华大基因创新学院暨创新实验班。
2013年5月6日,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13日,在合并办学20周年之际,青岛大学确定了学校校史起点和校庆日,
校区分布并正式启用新校训和新校徽。校庆纪念日确定为每年的5月14日,学校同时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确定为校友返校日。
2016年,青岛大学的“高分子杂化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
2016年12月9日,山东省教育厅与青岛市政府签署共建青岛大学“十三五”建设项目协议;胶州市政府与青岛大学签署共建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合作协议。
2018年10月,科技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青岛大学建设省
校园风景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
2020年6月,入选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截至2019年底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
2020年7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批准青岛大学建立国家知
青岛大学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10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举行,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等6家市校共建附属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正式加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同月,学校获“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授牌;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1月,学校与泰安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青岛大学泰安医学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并将泰安市中心医院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
2021年5月27日,发起设立山东省医用光学影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