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校容易被推上风口浪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你是名校。社会对名校的要求往往比其他单位的要求高得多,也更容易受到关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都是全国的著名院校,所以很容易引起关注,对这两所大学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要是同样的事情是别的普通院校,应该不至于有这样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的管理者,往往只懂现实世界的政务处理,但是不懂互联网世界的规则和生态。校长网友不在一个频道。

山大和浙大事件
去年比较著名的有山东大学伴读事件。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山东大学为了给留学生创造比较好的融入环境,所以就给留学生提供了三个伴读。并且被网友发现一些男留学生的伴读学生是女生,又因为一些留学生的不良表现和留学生的待遇超过中国学生的待遇,导致网友对山东大学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指责。
山东大学随后对这件事进行了解释。首先是学生申请伴读是自愿原则,其次这个活动是被上级领导批准的项目,并且有伴读的学校不止是山东大学一所,其他学校也有一样的伴读服务。山东大学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这个制度是合法的行为,希望平息网友的愤怒。但是出乎山东大学意料的是,这个解释一点也没有平息网友的怒火,反而更加刺激了网友的情绪,讽刺挖苦的段子在网络上更铺天盖地的涌来。
最近比较火的浙江大学学生强奸被留校察看处罚这个网络事件很火爆。总体上可以这样概括,就是一个完全合乎规范制度的操作被网友指责。浙江大学的辩解其实和山东大学的理由差不多,就是我们这个处罚决定并不是违规操作,而是按照规章制度讨论后的决定,这个决定并不是是违规操作。但是后果和山东大学差不多,并没有平息网友的愤怒,而是把舆论推到了另外一个热点。网友讽刺挖苦的段子又是满天飞。

互联网的规则和现实生活不一样
其中有一个段子很能说明问题。学生:妈,我做错事了,可能要开除学籍妈妈:怎么了,很严重吗学生:我强奸了女同学。妈妈: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考试作弊了呢 。这个段子非常能够说明网友愤怒的原因,也是大学的管理者之所以惹众怒的原因。
目前很多大学的管理者没有搞清楚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网络世界的标准和大学现在的管理体系完全不是一回事。很多大学的管理者目前出现了网络事件,第一个反应是说我没有做错,我是按照规定做的处理,我的措施是合法的。这就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容易火上浇油的辩解。
现实生活中,大学的管理者面临着大学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制度进行管理,大学的管理者面对监管,也是只要是合乎规定,就没有问题。所以大学的管理者在潜意识里面强调的是做事情要合法。但是在网络世界中,合法是最低的标准,网络世界的要求比现实世界高得多,也就是不但要求事情合法还要求合理。
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管理者错就错在用现实生活中的监管规范来处理网络世界的舆论压力。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没有说这件事情合理还是不合理,只是强调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行为。对于网友最想知道的事情,也就是学校认为这件事是否合理没有任何回应。其实这才是网友最想知道的事情。

网络事件应该怎么处理
网络世界作为和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个存在有自身的规则和生态。现在大学的管理者不但要很好地应对现实世界的监管,还要懂网络世界的规则和法则,虽然这很难,但是这是互联网时代必须学会的事情。
互联网世界,你对网络事件的处理一定要快。事件处理速度一定要快于事件发酵速度。因为事件一旦成为话题,一旦成为“梗”,那么对你几乎是灭顶之灾。因为网友已经不再听你解释了,并且这个梗会很持久地流传下去。所以高校的管理者在话题成为梗之前,一定要及时处理。
互联网世界,你的行为需要经得起绝大多数人的考验。互联网世界是一个话题的世界,而这个产生话题的人各色人都有,你的行为不但要符合理性,还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感性。也就是你的行为要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否则,必然会成为网络的热点问题,网友根本不在乎你的行为是不是有道理,而是非常在意你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大家常规的想法。例如浙江大学这次学生强奸被留校察看的处罚,和哈工大作弊被开除学籍的处罚一对比,这个结果让大家很难接受。就是强奸的没有被开除,但是作弊的被开除。
互联网世界,你需要加强自己的行为的一致性。互联网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的行为都有记录,这个记录很容易产生对比。浙大这次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自己的记录本身也经不住推敲,因为也有因为盗窃判处缓刑的人被开除学籍。浙大很难解释为什么上次盗窃的判处缓刑被开除,而这个强奸的判处缓刑为什么就可以只留校察看。要是上次盗窃被判处缓刑,那么在逻辑上面就完全解释得通。
互联网世界,你需要对网友的情绪做出回应,而不是仅仅对事实进行回应。网友最大的愤怒是浙大的回应和网友的需求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就是网友说的是这件事合理不合理,而浙大的回应是这件事合法不合法。当然浙大当然需要对这件事是否合法进行回应,但是也要有针对网友的情绪,也就是这件事是否合理做出回应。有什么就说什么就可以了。浙江大学的管理者完全可以说,这件事虽然合法,但是反复斟酌,感觉这件事欠考虑,虽然合法,但是有一些不合理。或者可以说,根据这个学生综合考量,根据这个学生在多方面的表现,例如,这个学生是本地第一个大学生,我们认为这件事合法,也是合理的。

最后,希望大学的管理者要懂互联网世界,不要只当一个官员,不要只懂得官员的思维方式,也要懂得网民,也要懂网民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