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序号 | 学科名称(北理工) | 评选结果 | 学科名称(北航) | 评选结果 |
1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A+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A+ |
2 | 机械工程 | A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A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A+ |
4 | 光学工程 | A- | 软件工程 | A+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A |
6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A-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8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A- | 外国语言文学 | A- |
9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力学 | A- |
10 | 力学 | B+ | 机械工程 | A- |
11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B+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A- |
1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交通运输工程 | A- |
13 | 软件工程 | B+ | 生物医学工程 | A- |
14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公共管理 | A- |
15 | 工商管理 | B+ | 法学 | B+ |
16 | 应用经济学 | B | 光学工程 | B+ |
17 | 教育学 | B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B+ |
18 | 设计学 | B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19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B | 工商管理 | B |
20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21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22 | 理论经济学 | C+ | 电气工程 | C+ |
23 | 法学 | C+ | 土木工程 | C+ |
24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
25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
26 | 公共管理 | C |
上榜数量:北京理工大学(26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个)。北京理工大学入选数量多出6个。
学科精度:北京理工大学(1个A+、2个A、6个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个A+、3个A、7个A-)。这一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绝对优势领先。
地理位置:两所高校均位于北京市,2021年GDP总量40300亿元,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学科建设:北京理工大学(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一局,北京理工大学以微弱优势胜出。
学校特色:北京理工大学(985、211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工程、211工程),这一局,两者打平。
一流学科: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学科数量遥遥领先北京理工大学,多出4个。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5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8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遥遥领先。
主管部门:北京理工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两者持平。
学校经费: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101.59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113.44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的资金支持更多。
软科2022排名:北京理工大学(18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名),排名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略微领先。
综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更强一些。
文末,附图
(源自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