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联盟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各所高校发展轨迹和进程也大不相同,有些因时代大背景变化而兴衰交替,有些始终位列我国顶尖高校之属。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学科布局,对不同属性的高校有着不一样的影响。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兴工科的崛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谓名声鹊起,加上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出色,网络上出现了一种观点,那就是传统中的“航开济“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高校,北航已经领先于同济、南开,尤其是南开大学掉队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事实如此吗?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全面!
本期,我就从高校排名、学科建设、全国生源、保研率、高层次人才、办学经费、科研平台等维度来一探究竟,看看“航开济”是名副其实还是确实已有高下之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位于北京市。
北航是工信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211”大学,“985”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
南开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211”大学,“985”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
同济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211”大学,“985”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开大学
第一、高校排名情况
为了更加全面和公平,我选取了软科、校友会、US News,QS和泰晤士五家排名作为参考,附图供大家参考:
大学排名
你可以看到,如果说从排名来说,同济大学是最好的,最低位次20,最高10,其余三个榜单皆为14。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高位次15,最低位次28(两次),三校中相对来说,北航最低。
但是就能因此说北航是最差吗?显然是不能的!
三校总体排名是一个档次的,排名位次差距很小,而且不同榜单选取的维度不一样。北航涉及到一些不便公开科研项目和成果,排名不能完全体现北航的实力。
要我说,北航、南开、同济在高校排名中是一档的。
同济大学
第二、学科建设
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看
北航和同济大学可以说捍卫了自己各个领域内强势学科,各自都有4个A+学科,A类学科总数超过10个。
而南开大学则不尽如人意,虽然A类学科总数也过10个,但是在A+学科上挂零,这对于一所顶尖高校来说,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网上有了南开大学掉队的声音,认为南开大学已经稍落后于北航和同济。如果仅仅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来说,这种观点也没有太大问题。
南开大学
虽然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是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势与公众见面,但是天底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在此次评估中获得巨大提升的高校们难掩喜悦之情,于是,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南开大学在此次学科评估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取得了4个A+的优异成绩,A类学科总数达到16个。虽然仍旧略逊北航与同济,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是一个层次的高校。
附上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供大家参考:
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此外,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航开济”同样齐头并进。
“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个,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南开大学6个,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8个,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因此,不管从学科评估还是“双一流”建设学科来说,“航开济”都是属于一个层次的高校,硬要较真的话,可能南开大学略逊一点,但是同济大学与北航还是难分高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三、生源和录取分数线
“航开济”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全国生源质量自然不会差,录取分数线也是仅次于清北、华五、人大、国科大等少数高校。尤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城市区位优势和新兴工科专业,录取分越来越高,早已超过老牌工科强校西安交大和哈工大。
那么,是否就可以说北航已经比南开、同济更强,领先一个层次呢?
我随机选取了6个第三省份的录取情况,制作表格供大家参考,详见下图:
最低录取分
可以发现,在理科类,北航录取分确实比南开与同济要高。同济与北航相差不大,基本是小几分的差距。而南开与北航差距较大,都是十几分,二十几分的差距。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北航和同济都是著名的工科高校,北航有热门新兴工科,比如计算机类、航天类等;同济传统强势的学科是建筑类,比如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比之下,北航分高是能理解的。而南开是文理并重工科发展不足的综合性大学,加上之前学科评估不够好,理科录取分不如北航与同济也在情理之中。
文科录取分整体来说同济大学最高,北航与南开差不多。
从录取分和生源质量来说,“航开济”中的南开确实落后了。
同济大学
第四、2023届本科毕业生保研率
北航:39.60%
南开:26.87%
同济:34.66%
第五、2022年财政预算(办学经费)
北航:142.84亿元 全国第8,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专任教师2921人。
南开:60.52亿元 全国第34,全日制在校生33200余人,专任教师2275人。
同济:119.51亿元 全国第13,全日制在校生37400余人,专任教师2815人。
虽然南开不是工科高校,但是从办学经费来说,确实与北航和同济有很大差距,体量相差不大,但经费差一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航开济”里南开确实掉队了。
同济大学 校园
第六、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包括双聘,只算专职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职两院院士31人。
南开大学:全职两院院士10人
同济大学:全职两院院士17人
第七、国家级科研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筹建1个国家实验室、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
南开大学: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同济大学: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从高层次人才与国家级科研平台看,北航与同济齐头并进,南开稍显落后。当然,这还是得强调,南开学科方向和优势学科与北航与同济不同,在这块落后一些是情理中的。
附上北航、南开、同济三校基本办学情况表供大家参考
北航VS南开VS同济
根据以上多项维度办学指标对比,再结合各自的办学底蕴等因素:
我认为:
如果从办学实力角度,“航开济”是属于一个层次的高校,主要参考依据是学科建设,包括“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和学科评估。可以说南开大学稍微落后一点,但是并列也对得起“航开济”的名称。
如果从生源质量和录取分角度,“航开济”中南开大学掉队了。
如果从办学经费来说,南开大学差距过大了。
如果从高层次人才、国家级科研平台等方面来说,南开大学也是稍显落后。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制约条件,但是整体上确实落后了。
整体来说,“航开济”还可以算是一个层次的大学,只是南开大学逊色一点。不管是“航开济”中的哪一所,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天花板般 的存在。
北航老建筑
每个人接触面不一样,对于同一所高校的认知肯定也有不同看法。
您认为,北航、南开、同济还是同一层次的大学吗?
“航开济“中有谁掉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