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位#清华#的学生,晒出了自己的宿舍。
豪华程度简直令人惊叹,和很多人印象中脏乱拥挤的学生宿舍大相径庭。
一楼大厅,有一片整洁舒适的休息区,摆放着沙发和小桌椅,旁边是各种饮料零食的自动售货机。

楼里还有免费的健身房,动感单车、椭圆机、瑜伽垫、哑铃应有尽有。

每一层还有专门的会议室,供学霸们一起做课题、参加学术讨论。

更让人嫉妒的是每个宿舍的内景,仿佛置身于高级酒店。

刷卡打开房门,进门边就是独立的卫浴。

门口是大衣柜,床下面也有很大的储物空间,标准的双标间布局。

窗外就是#北京#的天际线,高层的视野开阔不已。

整个房间简约干净、家具齐全,这样的条件一年的住宿费竟只要1200元。

很多小仙女都把自己的房间布置成粉粉嫩嫩的模样,更有在家的感觉了。

看到这样豪华的#宿舍#,评论区里很多人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我真是酸得不行,好好读书真的很重要。”

“现在在狂背笔记的我,看到了动力。”

“读书学习是真的好!住着便宜又舒适的宿舍,吃着好吃又便宜的菜。
出了校门几分钟就到步行街或是万达广场,图书馆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大学生活#是真的超级幸福。”

确实,能考上清华的学生,都是各个地区神一般的学霸。
而这样豪华的宿舍,应该是博士生级别的才能住上。
免费的学习资源、舒适又便宜的住宿环境,是他们努力学习得来的成果之一。
看了清华大学“最豪华宿舍”我才知道:
不会学习的人,在成人世界容易处处受限、享受不到最优异的便利;
而会学习的人,往往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更多打破禁锢的可能性。

看过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上分别是高州市2020年的理科、文科状元。

为了奖励他们,高州市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直接壕气冲天地各送了他们一套房。
两位学霸手里拿着价值80万的奖学支票,年纪轻轻就秒杀一众辛辛苦苦打工的社畜。
他们难道不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最好体现吗。
这个时代,读书学习仍是成本最低、回报最大的变现方式之一。
很多新一线城市为吸引高端人才,纷纷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各大城市为了抢人可谓各出奇招。
比如郑州,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每人2万元。
比如武汉,实行学历落户,高校毕业生租特定房可以打八折。
比如长沙,对落户长沙的本科毕业生,两年内每年发放6000元租房和生活补贴。
更别提很多高校招聘博士,会一次性发放几十万、几百万的安家费了。
就像去年网友票选人生十大遗憾之事排行榜中,占据第一位的是:

“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真的比你想象中要来得重要。

雷军曾在武汉大学的演讲中说过:
“现在同学们经常抱怨专业分配不对口,学的东西没有用,你们知道大学到底教什么吗?
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教会你怎么学习,教给你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
如果学习到了这种学习能力,你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还有什么是专业不对口的呢?”
学习能力,才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低层能力。
今天介绍2种学霸的学习方法,让你能更高效地学习。
①富兰克林学习法。
富兰克林10岁辍学,从一名印刷工人开始做起,凭自学成为了科学家、发明家等全才。
他的自学方法,例如写作方法,可以供我们借鉴。
具体做法是,看报纸上的好文章,
看完一遍后,根据作者的立意,自己重写这篇文章。
不是背诵默写,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
在这个以教为学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发现,自以为看懂、理解、领会文章。
但一下笔,就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很少,而且和原文对比,表达既不够准确,也不够精彩。
于是,富兰克林带着问题又认真重温文章,然后重新开始写,再比较。
如此循环多次,直到最后重写的文章,接近原文的水平。
这种学习方法很有效,富兰克林一年后就成为了专栏撰稿人,文章篇篇都能上头版。
以教为学,用输出重温输入,更容易发现知识阻塞和表达障碍,还能强化记忆,形成长期记忆。
我们在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借鉴以教为学的方法。

②15%规则。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15%错误率是学习最优难度。
意思是说,给定的学习材料,熟悉掌握与陌生未知两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如果大约是85:15时,难度最合适,学习效率最高。
比如,学一篇新的英文文章、一个新的数学章节,读一本新书……
其中最好有85%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余15%是新信息、新知识,这就是在学习区中学习。
如果新信息、新知识超过15%,比如一篇英语文章中,有一半的单词看不懂,那就是进入了恐慌区。
只有当难度和技能之间的落差,控制在15%的区间内,才有条件激发心流体验。

这就像在高尔夫球、网球运动中的“最佳击球点”。
如果挑战过于轻松,我们就学不到新东西;
如果挑战难度过高,我们完全应对不了以至于放弃,也无法拓宽知识面。
所以,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学习#效果最好,不妨将新旧知识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希望这两种学习方法,对你有所启发。
愿你我在任何境况下,都不要放弃精进学习的能力。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