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交通大学的原校长王稼琼开始担任书记,而副校长余祖俊开始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对比两位校长的相关简历会发现,两位校长都不是院士,这意味着北京交通大学仍然坚持管理型校长,而并非学术型校长。其实这种情况在知名大学非常普遍,因为如果两院院士担任校长的话,事务繁杂非常影响科研成果,而在一般的大学中如果有院士担任校长一般是为了学校的知名度能够提高,考虑的方向并不一样。

当然余校长能够掌舵北京交通大学,其主要原因还是熟悉北京交通大学,在这里度过了33个春秋,熟悉学校的一草一木。54岁的余校长1991年在北京交通大学拿到了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学校拿到了工学硕士学位,此后开始留校任教。2009年又在学校拿到了工学博士学位,凑成了本硕博大满贯。从这一点上来看余校长,是当之无愧的北京交通大学众多学子的老学长,对于北京交通大学有很深的感情。

余校长1994年硕士毕业之后留校工作,曾在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做过访问学者,2005年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习,2010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青班培训学习。很多人对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不熟悉,其实可以参考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培养教育系统中高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很多领导成员都在这个学院参加过培训。这段经历也是余校长从学术型转变为管理型的重要转变。不过余校长目前担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仍然在学术方面殚精竭虑!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北京交通大学自然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个熟悉北京交通大学的余校长掌舵,自然表明了教育部对他个人工作能力的认可,自然会带领北京交通大学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