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大北门夜市

我的北门夜市,我的青春时光

要说写吃食,我个人最服汪曾祺老先生。

不仅因为汪老是资深“吃货”,更重要的是汪老先生能让口中美食的“色、香、味”全然生动地活在纸上,这深厚的笔力是我等望尘莫及的。

然力所不及,仍向往之。且让我以拙劣的文笔,写下这岁月中的念想吧。

本门以北,垂涎闪舌

有人就有生活。全国任何一所高校都有围绕自己的美食区。对于山大南路以北,山大北路以南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来说,北门、西门、南门都有聚集食客的美食区,但我独钟爱北门。大概是北门跟接近居民区,有一种接地气的坦率吧,吃起了格外开怀。而在众多的快餐、小吃、西餐、韩国餐厅中,又以夜市小摊最有乐趣。

冬天拿着小铁盘子围着一锅沸腾的红汤,吹着寒风再吃着热乎乎的麻辣烫,香辣爽口温暖心肠,吃完把小盘递给热情的老板娘,数完几毛一根的竹签,说不定还在拿上两串带给缩在被窝里的室友。

夏天我愿意趿拉着拖鞋,买个鸡蛋灌饼、肉夹馍或煎饼果子,用白色塑料袋提了,看着华灯初上的街景,走在高大梧桐的阴影,再吹着难得的少许凉风,悠悠荡荡地回去,说不定再遇上两个去上自习的熟人,这会儿想来这难道不是我们想要的小确幸么?

有时候小摊去得多了,就变成了熟客。听说毕业后,卖麻辣烫阿姨还曾在读研的同学那里问起我,倍感这四年的串儿真是没有白买!!可惜,如今夜市将拆,我也无缘再回去看一眼了。

夜市美食千千万,最爱不过鸡蛋灌饼

鸡蛋灌饼摊儿,原来在校医院旁边的楼梯口,楼上是一家网吧,楼下有三个摊儿,门口是我常去的麻辣烫,后面是卖肉夹馍的小哥,最里面是卖鸡蛋灌饼的夫妻。 这三个在我看来,是北门夜市的三大王牌,江湖地位绝不是其他小摊儿可以望其项背的。

但说起味道,这三个我更偏爱鸡蛋灌饼。

刚煎出来出来的鸡蛋灌饼,抹上咸咸的酱汁,最好再来点辣椒,然后弄两片生菜放中间,从边上卷了折过来。一口要下去,煎得松软的饼皮与鸡蛋一样爽滑可口,咸辣的酱汁与清甜的是生菜完美融合,这味道简直不负此生回味无穷。

我曾经细细观察过老板的做法。首先将活好的面团掐成汤圆的大小,在面板上从一个方向擀成一长条,适当抹些香油,从一端卷成一个面卷,在用擀面杖从顶部擀成薄薄的一张饼。接着就是下锅了,现在圆形的铁质煎锅上倒一勺油,油热后把擀好的饼放进去,煎得差不多的时候翻面儿,然后关键来了,得用筷子拉开饼中间的小口,将打好的蛋液倒进去,双面煎熟便可出锅上配料。

看起来十分简单,但老板娘利落的手法,时常让在锅边垂涎的我感叹这很常不是一种艺术。小摊儿多半都是家庭作业,通常老板负责擀面,老边娘负责煎饼,一气呵成的作业流程有一种夫唱妇随举办齐眉的默契,有时看得让人心生艳羡。

煎饼摊旁的肉夹馍也是美味无比,把卤得熟烂的肉与青椒一起剁碎,夹杂刚刚烤的香的饼里,再浇上点汤汁,真是让“肉食动物”们欲罢不能。听说后来卖肉夹馍的小哥拿下了旁边小摊儿的妹子,真是爱情生意两不误啊!

江湖已远,吃货留恋

如今,一纸拆迁公告,已白字黑字宣告了“北门夜市”的“死亡”。我们能理解这背后的种种原因,但是可能也难以抑制这怀念与不舍的情绪。忽然想起以美食闻名的成都,在冬季寒冷的凌晨,你也可以看到城市犄角旮旯里仍在排队的夜市摊子。可能这些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生活与活力吧,大约也是我们怀念的原因,毕竟生活的一部分与你我的人生是不可分割的。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资讯

山大食堂里的美食

2023-2-23 16:41:24

资讯

山东大学各个校区的专业分布情况

2023-2-23 16:45: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