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党(2023届考研党真是“天选之子”)

今年的一波三折,足以让23届考研称得上“史上最难”。

23届考研党,真的太难了

“等到我80大寿,想起今年考研,我还是会难受。”一位考研er如是说。

今年考研人经历了什么,让他们如此刻骨铭心?他们要跟几百万人比“卷”,才能过五关斩六将地成功“上岸”。

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为457万,录取人数约为110万,录取率为24%,这意味无论怎么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都会有300多万的学生要直面考研失败的事实。

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这样的优胜劣汰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考生而言,的确是一场残酷的考验。

伴随着水涨船高的分数线、有增无减的报考人数和愈发收缩的招生名额,考研的通关之路越来越难,考研er也只能越来越“卷”,拼尽全力,孤注一掷。

而且,复习备考这种事情,要在长时间里保持记忆力、克服遗忘天性,要在短时间里熟记并掌握高密度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个大难题。

特别是在最后冲刺时期,考生见考生,两眼泪汪汪,要问咋回事,都怪背不完。

厚重的专业课笔记、搞不懂的数学题、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和作文、看起来虽然很薄但是背起来很费功夫的政治肖四,它们好像跟人的大脑具有不兼容性。

背完就忘,忘了重背,反反复复,但教材一合上,脑袋里依然一片空白,这知识就是不进脑子。

在“考研江湖”有一句传说:“一旦准备考研,所有事情都在阻止你。”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23届考研党要面临太多无能为力的事情。

比如,一不小心就被封控了,备考资料在这头,而我在那头,只能立马上网搜索电子书,能多看一点是一点。

也有幸运儿是跟教材资料一起在宿舍隔离的,只是温暖的床铺、狭窄的宿舍空间和充满干扰的群居生活,也是复习路上的一条拦路虎。

有的人选择“就地取材”,将床铺化作自习室,安置个可移动小书桌,教材直接堆放在床上,醒了就学,困了就睡。

有的人带着资料到处流浪,在宿舍楼道铺个垫子,放个小桌子,支起台灯,简陋的自习室就诞生了。

好不容易熬到十二月,形势大变,疫情放开,考研人遇上新的难题:什么时候生病,最不影响考试?

一开始,大家都希望能晚点就晚点。但是,越来越多考研人在考试前生病了

此时此刻,比起健康,疫情下的考研人更希望别让这一年(甚至两三年)的光阴白费,别让未来的规划失去着落。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人与人竞争比“卷”的考试,还是一场跟病毒硬刚的搏斗,能站到考场上,已经是一种胜利。

考研“变形记”

每一种考试,都会有“气氛组”,他们重在参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但是在“不考公便考研”、人人求“上岸”的大环境下,认真备考的考研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能够考研成功,甚至不惜“脱胎换骨”,亲历一场考研“变形记”。

当然,当考研er下定决心准备考研的时候,估计他们自己也想不到,考个试而已,怎么就让人变化如此之大。

考研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学会更加珍惜时间,整个人一心扑在学习上

考研er总会感觉到一种时间的紧迫感,他们变得不打扮、不吃饭、不睡觉(好好休息才是王道哈),只为争分夺秒多背一个知识点、多刷一道题

等到能闲下来,照照镜子好好打量自己,却花容失色——

这位面色憔悴、眼袋下垂、满脸痘痘、发际线上移、双下巴藏不住、体重暴涨的同学,请问你是谁?

最折磨人的,还得是精神状态的变化。

考研前:不就学习嘛?埋头苦干就完了!

考研后:这真的不仅是学习这么简单的!

一方面,学海无涯苦作舟,背不完书,刷不完题目,本身的学习压力就像一座大山,不时考验学生的内心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自己的笨笨固然令人沮丧,但一想到对手的聪明更令人揪心,这种如影随形的竞争压力像另一座大山,整得人“破大防”

在毕业关口,应届生选择了考研,往往要错失秋招、考公和实习的机会,在破釜沉舟中背水一战。考研er对上岸的迫切渴望,反过来,也会导致他们精神紧绷,压力加倍。

有人说,考研就像把一个人关进小黑屋里洗衣服,你要不停地洗,一刻也不能放松,等放出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洗出来的衣服是不是最干净的。

这个过程,考研er要承受竞争的压力,要克服对失败的恐惧,要跟自身的懒惰和拖延做周旋,保持住勤奋与坚持,还要耐得住孤独,不受外界影响,全身心投入学习。

简直要经历一场持续数个月的“压力面”,考的是心理素质,测的是情绪状态。

然后发现自己变秃了,也变强了,还变得更加认识自己的缺点与长处、极限与潜能。

每一步,都有意义

作为疫情放开之后的第一场全国性质的大型考试,23届考研初试分置了阴阳考场,不少考点还配备了医护人员、安排盒饭等。

许多考研人也在生病的情况下奔赴考场,希望给自己的备考之旅划上一个有始有终的句号。

不过,打开试卷之后,他们才发现,真正的大难关,隐藏在试卷当中——题目好难啊!

有网友总结今年的考研“不是在选拔研究生,而是在选拔特种兵”,一场全方位的“大考”:体魄要强健,心态要沉稳,头脑要聪明,手速要够快。

但其实,不管结果如何,备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有的让你见识到了新知识,有的让你认清自我,有的让你找到目标,有的让你激发潜力。

人生走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哪怕暂时来看是走错了。但是不试错,又怎么知道正确的、适合的道路是什么呢?

能走到这一步,大家都已经是最勇敢的人了。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给自己来一道上岸“双保险”

但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成功上岸”,此时“考研留学双保险”值得认真考虑。

考研结束后申请留学还来得及吗?答案当时是“来得及!”。目前正值海外院校申请季,许多国家(地区)的院校和专业还没有停止申请,同学们迅速准备起来,还是有机会在这个申请季收获offer的!

此前我们也为大家介绍过,出国留学和国内考研并不冲突而且两者在准备过程中也有许多交叉点。

正所谓“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希望同学们都能抓住机遇,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资讯

理性对待考研(考研一战失败了,要不要二战,看这三点就够了,别浪费自己时间)

2023-2-21 16:57:29

资讯

考研437分(女儿考研437分喜极而泣,母亲哽咽)

2023-2-21 17:35: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