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概念上的“985”大学绝大多数是部属高校。教育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所属的高校散布于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汉等省会大城市(厦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除外)。部属高校在招生招生中太倾向属地省份生源,对其它省份考生不公平。
那么,部属的“双一流”高校在属地省份的招生情况到底如何呢?

真可以说得上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据不完全统计,最高的华南理工大学在广东的招生数达到当年招生总数的58.97%,有4所大学超过了35%。最低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比都在6%左右,还有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4所高校招生最多都不是在属地省份,而是在高考大省河南、河北。
那么省属“双一流”高校在属地省的招生情况又如何呢?

概括地讲,中央部属高校承担着兼顾地区平衡的责任,提高本地“双一流”录取率的主力军还是自己掏钱建起来的省属“双一流”高校。除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新晋“双一流”南方科技大学等极少数高校在本地的录取率较低外,在多数高校都达到了50%以上,更有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达到了80%以上。